強智科技特邀羅志教授帶來新年第一課——「“十四五”我國高職教育創新發展研究」,探討“十四五”規劃下的職業院校辦學制度改革、高質量發展路徑、人才培養體系、課堂教學改革、職教專業現代化的發展思路及重點問題。
課堂匯集了線下50多人、線上200多人聽課,新年伊始便享受了一場知識盛宴。

羅志,二級教授,博士,湖南廣播電視大學正校級督導、長沙民政職業技術學院原黨委書記、中國職業技術教育學會學術委員會委員、常務理事。
精彩觀點
基于職業教育類型特征,推進教育鏈、人才鏈與產業鏈、創新鏈有機銜接,構建教育和產業統籌融合發展格局,促進產教供需雙向對接。
職業教育類型三大特征
從一元結構走向跨界的雙元結構的辦學格局,是職業教育作為不可替代的類型教育的第一個特征。
整合(雙重需求)
從單一需求走向整合的雙重需求的社會價值,是職業教育作為不可替代的類型教育的第二個特征。
重構(制度重建)
從單維思維走向辯證的多維思維的邏輯工具,是職業教育作為不可替代的類型教育的第三個特征
如何建立“產教融合”的國家辦學制度?
· 推動校企全面加強深度合作,建立產教融合型企業認證制度

2、實施好“雙高計劃” 推進高職教育高質量發展
“雙高計劃
打造技術技能人才培養高地和技術技能創新服務平臺。支撐國家重點產業和區域支柱產業發展,引領新時代職業教育實現高質量發展。
建設內容:“1個加強”“4個打造”和“5個提升”
“1個加強”指加強黨的建設,是出發點;“4個打造”指打造技術技能人才培養高地、技術技能創新服務平臺、高水平專業群、高水平雙師隊伍,是建設任務,“5個提升”指提升校企合作水平、服務發展水平、學校治理水平、信息化水平、國際化水平,是工作目標。
通過“雙高計劃”促進職業院校人才培養理念、辦學理念的變革,提升職業院校現代治理能力,引領職業教育國際化進程。

3、開展“高職擴招” 辦好“類型的”高等職業教育
高職擴招豐富了生源構成,促進職業教育與繼續教育大融合,倒逼高職教育完善考試招生辦法、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帶動辦學條件改善和評價機制改革。
高職擴招將改革招生制度、變革課程結構及形式、改變教學方法和教學管理,使得高職的教育形態發生重大變化。
《職教20條》改革要求提出,要加強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培養,推動普通高校向應用型本科轉型,鼓勵高校開辦應用技術類專業/課程,開展本科層次職業教育試點。

5、對接科技發展趨勢,加強“AI時代”職教專業現代化
大數據帶來的信息風暴正在變革我們的生活、工作和思維,大數據開啟了一次重大的時代轉型:思維變革、商業變革和管理變革。
科技社會的發展,服務業態的變化,要求職業教育從培養目標、課程結構、教學內容、培養模式、教學模式、教學重點等方面再造職業院校專業人才培養體系。
培養目標的改變
課程結構的變化
復合型人才的新要求,必然影響到專業課程結構。
教學內容的改變
新勝任力要求下知識、技能更新與改變,必影響到教學內容。
培養模式的改變
更加關注校企合作、產教融合、職場體驗。
教學模式的改變
更多的采用互聯網+學習,線上線下、課上課下混合式學習。AI技術可以助力新商科教學,通過移動化教學終端,幫助采集教學數據。
教學重點的改變
更多的強化把創意、創新、創業融于商業教育教學全過程。
6、構建職教“活力課堂”,推進課程教學改革
教學改革關鍵在教師,決戰在課堂,課堂教學應該成為當下我國職教深化改革的重點,那么,如何構建“職教活力課堂”?
01 加強對職業院校學生的研究
02 創新教學內容、教學模式、教學方法
7、緊跟“十四五規劃”,提高高職教育發展質量
職業教育就是經濟,職業教育就是民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