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年4月9-11日,由全國高等教育教學督導協作組牽頭多家單位聯合主辦的“首屆全國高校專職教學督導員培訓研討會”在江西南昌圓滿落幕,來自全國150多所高校約500余名專職教學評價工作的領導、老師參與了會議。
湖南強智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自推出質量管理體系系列產品以來,一直廣受好評,受主辦方邀請出席會議并作報告,非常榮幸與教學評價界的專家共研教學評價與質量保障體系的建設。

北京師范大學高等教育研究院名譽院長、教育部本科教育教學評估專家委員會副主任鐘秉林在《新時代的高教評價與質量保障》的主題報告中指出,高等教育的理念不斷與時俱進,教學評價也逐漸發展成為學生中心、以結果導向、多元參與、趨于融合的常態性評價機制,并從評價對象和內容的系統性、評價類型和方式的綜合性、加強內部質量保障體系建設等三個方面闡述教學評價的改革走向。
第十一屆國家督學、國務院教育督導委員會辦公室原副主任、教育部督導局原副局長林仕梁在《把握形勢 轉變觀念 推動教學督導高質量開展》的主題報告中指出教學督導自身存在的問題:教學督導機構職能有待明確、督導人員配置結構不夠合理、督導工作方式方法比較簡單、督導結果使用運用不夠充分,強調要明確教學督導的職能定位、建立科學有效的督導標準、創新適應需求的督導模式、探索建設專業的督導隊伍。

教育部教育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山東省高等教育咨詢專家委員會委員馬陸亭在《“十四五”規劃、人才培養和質量評價》的報告中指出,教育內涵正在發生深刻變化,教育評價改革旨在引導變革。
同濟大學質量管理辦公室主任、中國高教學會教學評估分會副理事長、全國高校質量保障機構聯盟(CIQA)秘書長李亞東為大家帶來了詳細介紹了教學督導的概念、特征、歷史沿革、發展現狀與新時代要求,強調評價已成為現代教育管理的重要手段,以教育評價改革為牽引,統籌推進育人方式、辦學模式、管理體制、保障機制改革,做到教評合一,化解評價活動與教學過程的界限,以OBE為導向,建設基于質保體系的“督導、評估、監測”三駕馬車并駕齊驅的新常態教學督導,從規范控制走向高質量文化。
另外,南昌大學、上海大學、北京工業大學、中國傳媒大學、北京師范大學、海南經貿職業技術學院等教學質量評估專家分別進行了教學督導的實務培訓和理念交流。專家們的報告嚴謹、務實,既分析現狀又著眼未來,讓每位與會人員都收獲頗豐。
強智科技受邀發表質量文化信息化建設的主題報告,產品總監成旺從質量管理、教學評價、評估中心、項目任務管理等多個方面進行了主題闡述,以質量文化為核心,建設了一套集質量計劃、質量中心、分析報告、移動端評價、基礎數據為一體的教學評價系統,現已成功應用于多所知名高等院校,例如中國人民大學、湖南大學、北京科技大學、延邊大學、渤海大學、長沙民政職業技術學院、寧波城市職業技術學院等。
01 當前痛點
02 解決方案


成旺從聽課評價指標庫、評價任務體系、聽課評價、隨堂評價、督導聽課分析、多維度分析、項目任務管理、“一頁紙”報表等方面詳細介紹了我們的質量管理體系,實時、動態、全覆蓋的教學評價服務業務數據采集,實現評價數據的管理、聚合和統計分析,為學校的教學管理提供數據分析基礎,從而提高教學工作的實效。
通過搭建“教學評價管理與服務縱橫協同”、“網上教學評價服務保障”、“教學評價活動數據分析決策”等創新體系,建立常態化教學評價體系。
強智教學質量保障平臺和質量管理信息平臺具有以下特點:
統一的信息化平臺:將教師、督導、領導集中到統一信息化平臺辦公,實現分層的管理體系
03 應用場景
教學評價場景案例

會議間歇,強智科技展臺迎來了眾多高校領導的咨詢和交流,對強智科技的教學質量保障平臺和質量管理平臺給予了很高的評價和贊賞。
未來,強智科技將不斷助力中國高校推進教育信息化,構建高質量教育支撐體系,以信息化為主導、以提高質量為目標,以信息網絡、平臺體系、數字資源、智慧校園、創新應用為重點,形成一套教育高質量發展支撐體系,支持教育數字轉型、智能升級、融合創新。